查看原文
其他

拿不到确诊证明的“疑似”医护

健言 2020-10-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南方周末 Author 黄思卓

 护士正在交接工作。(新华社/图)


全文共4875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 由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部分医护尽管出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也拿到了血检、CT等检验报告,但“疑似”的标签还是牢牢伴随着他们。无法拿到确诊证明,使得后续的工伤认定、申领商业保险理赔和公益基金资助等都陷入不确定性中。


  • 对于确诊感染的绝大多数医护人员来说,触手可及的是保险产品中包括的确诊保障金和确诊住院补贴。这些理赔往往需要这些医务工作者主动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交由机构审核,包括抗击疫情的工作证明、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医学证明等。


  • 部分保险机构要求,医护人员必须提供由医院盖章的因抗疫感染的一线医护证明,非医生或护士的医务工作者(如医院后勤人员等)并不在其理赔范围之中。


本作品著作权归南方周末独家所有,授权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记者 黄思卓

南方周末实习生 杨习得 叶梓

责任编辑 | 曹海东


听到“复阳”消息,有人可能会惊慌,但对沈孟来说,却有一点点庆幸。

这位来自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参与早期抗疫的医生,从2020年1月18日左右开始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做完检查后,沈孟联系了所在医院医务处,得知自己“可能感染了”。

1月下旬至2月,数次CT检查均显示沈孟的肺部具有病毒性肺炎症状,但由于其口咽拭子的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医院无法出具新冠肺炎确诊报告。

无法拿到确诊报告的医护人员并非沈孟一人。多位湖北医护人员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由于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他们尽管出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典型临床症状,也拿到了血检、CT等检验报告,但“疑似”的标签还是牢牢伴随着他们。

南方周末记者发现,上述医护人员主要于2月之前发病,出现了疑似感染新冠病毒的临床症状。当时医院一床难求,只好自行隔离观察,没有进行核酸检测,或者等有检测的机会时核酸结果已呈阴性,无法同时满足诊疗指南的多项要求而得到确诊证明。

无法拿到医院出具的新冠肺炎确诊医疗证明,意味着这部分医护人员的后续工伤认定、申领商业保险理赔和公益基金资助等都陷入不确定性中。

3月21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官网(以下简称红十字基金会)公示显示,2693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的医务工作者,每人将获资助10万元,38名因抗击疫情而不幸殉职的医务工作者,每个家庭获资助100万元。

南方周末记者从上述红十字基金会公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3月21日,2020年前三个月确诊感染的医务工作者人数(不包含去世)分别是1499位、1172位、22位。

根据此项目的规则,以上医务工作者(或其直系家属)均提交了个人身份证明、确诊医疗证明等材料并通过了审核。

显然,对于沈孟而言,一旦“复阳”即意味着可以有机会获得各类补贴、商业保险理赔及资助。

1

  医护人员感染了,能拿到什么理赔?


事实上,疫情发生以来,为了更好保障白衣战士,政府和社会力量纷纷提供各项捐赠和援助。以商业保险为例,南方周末此前报道,自1月20日以来,超过二十家保险公司向武汉市、湖北省乃至全国疾控和医护人员捐赠保险,每人保额在1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

南方周末记者根据红十字基金会公示数据统计发现,截至3月21日,医务工作者确诊感染新冠肺炎人数最多(不包含去世)的前五家医院分别是:武汉市中心医院(262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184位)、武汉同济医院(115位)、武汉市第四医院(104位)、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97位)。

半个月前的3月6日下午,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今年1月份及之前,湖北有超过3000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其中40%是在医院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商业保险机构捐赠给医务人员的保险的触发条件是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因感染新冠肺炎导致身故或伤残。但对于确诊感染的绝大多数医护人员来说,他们并非身故或伤残,因此更加触手可及的是保险产品中包括的确诊保障金和确诊住院补贴。

不过,从2月下旬开始协助感染的医护申请相关保险理赔的湖北多位志愿者发现,有的医护人员并不知晓确诊新冠肺炎和因此住院可以申领商业保险的理赔金,有的即便知道理赔金的存在,也在理赔报案等手续的办理上遇到了困难。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至少有7家保险机构和爱心平台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确诊就赔”的确诊保障金,金额为每人2万元至10万元不等;至少有4家保险机构为确诊并住院治疗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住院补贴,金额为每人100元至300元/天。

这些理赔往往需要医务工作者主动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交由机构审核,包括抗击疫情的工作证明、确诊感染新冠病毒的医学证明等。

2

  难拿一线医护认定 难获确诊证明


为帮助医务工作者能顺利申请基金和保险理赔,3月11日,湖北多位志愿者建立医护微信群,当日即有七十余志愿者和医务工作者加入群中。志愿者主要负责收集医务工作者的基本信息,对接保险机构和爱心平台,以及协助医务工作者报案。

然而,在协助理赔过程中,志愿者们碰到一些特殊情况。

国务院于3月12日出台的《关于聚焦一线贯彻落实保护关心爱护医务人员措施的通知》指出,“一线医务人员以实际参加现场调查处置、患者救治等工作情况为准,不受编制、身份等限制”。

相较之下,部分保险机构对于因抗疫感染的一线医护认定更为严格,医护人员必须提供由医院盖章的因抗疫感染的一线医护证明,非医生或护士的医务工作者(如医院后勤人员等)也不在理赔范围之中。

因此,尽管有的医护人员参与了抗击疫情,由于医院没有认定他们是因参与抗疫而感染的一线医护,他们也无法申领相应的理赔。

除了难拿到一线医护认定证明,一些“疑似”的医护也难获确诊证明。

南方周末记者接触的十余位供职于武汉市同一家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均表示,他们在1月份和2月初出现了疑似新冠肺炎的发病症状,尽管CT影像学结果显示有肺炎表现,但因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等原因无法确诊。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武汉其他医院的个别医护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显然,对一些对确诊证明要求较为明确的保险机构而言,这些“疑似”医护也很难获得理赔。

以中国太平某款面向医护人员的捐赠保险为例,3月17日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咨询时,中国太平的客服人员称,感染的医护需提交包含“核酸检测阳性”在内的医院确诊证明等材料后才可申领每人5万的确诊保障金。

该客服人员还表示,他们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为报案医护提供理赔,总额度为1000万的赠险在2月5日就全部申报完毕,之后暂未接受其他医护的申报。

3

  “疑似”医护为何难过核酸确诊关?


沈孟一直渴望的入院治疗在3月初得以实现。此前,由于医院床位不够,“服从医院安排在家隔离”的沈孟连睡觉都戴着口罩。

因为距离最初发病已过去一月有余,又错过了2月份国家卫健委第五版诊疗指南中的“临床诊断病例”的窗口期,沈孟一度认为想要确诊已非常困难。

他所提及的窗口期,指的是2月8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的第五版诊疗方案,该方案将湖北省内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归为“临床诊断病例”。

该方案出台后的第四天,即2月12日,国家卫健委报告湖北单日新增确诊病例14840例,远高于此前单日新增病例数量,原因是“湖北省报告的13332例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病例统计”。

而2月19日国家卫健委公示的第六版诊疗方案中,诊断标准中已无“临床诊断病例”相关表述。第二天,国家卫健委的疫情通报显示,荆门、咸宁等10市州对确诊病例中来源于原“临床诊断病例”者进行核酸检测,“将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病例从确诊病例中核减”。

南方周末记者整理的红十字基金会公布资助的确诊医务人员情况显示,2月20日及其之后确诊的医务人员仅占全体人员约4%(注:数据截至3月21日第55批公布名单)。

3月初入院后,沈孟连续两次的核酸检测为阴性,系列检查之后就以“疑似病例”的身份很快出院,转移到隔离点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

没想到出院后的复查却让他朝确诊迈进了一大步。根据诊疗方案,出院患者需进行复查。3月中旬的复查中,沈孟皱着鼻子让采样人员用鼻咽拭子做核酸检测,两次鼻咽拭子核酸检测均为阳性。正是核酸阳性的检测结果,让他不用再担心无法拿到确诊证明。3月21日,沈孟再次入院接受观察治疗。

不过,相比沈孟颇显无奈的“幸运”,南方周末记者接触的其他十余位“疑似”湖北医护并不能通过核酸复查阳性来确诊。

4

  血清学抗体检测,确诊新希望?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很早就注意到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问题。2月5日接受央视采访时,王辰提出核酸检测对于真实病例的检出率仅有30%至50%。当时他呼吁,应该在武汉这样疫情突出严重的地区,对于有流行病学史的,对于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的,应列为临床确诊病例。

3月4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给这些“疑似”医护带来了新希望。

第七版诊疗方案在“确诊病例”栏中新增一项确诊方法,疑似病例同时具备血清学证据即可确诊:检测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4倍及以上升高。

随之而来的一个情况是,一些医务人员的抗体检测结果是IgG抗体阳性、IgM阴性。这个检测结果基本意味着他们感染过新冠病毒,但却不符合第七版诊疗方案中抗体双阳的确诊规定。

南方周末记者从多位武汉地区的“疑似”医护人员处获悉,他们已拿到血清学抗体检测IgG阳性结果,但其所在医院仍告知无法为其提供盖有医院公章的确诊证明。

3月22日,一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宣传科工作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武汉市各大医院应该都是按照诊疗指南来认定医务人员是否确诊,既然第七版诊疗指南明确指出要IgM和IgG抗体双阳,那医院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认定的,同时第四医院认可外院出具的检测报告。

关于抗体检测,该工作人员称,现在并不是谁想做抗体检测就可以做,抗体检测存在试剂检材供应和灵敏度的问题。

市场上,抗体检测试剂正通过应急审批渠道持续推进中。3月1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官网宣布,截至目前,该局共批准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6个,其中1个产品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2个产品运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其余3个运用胶体金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截图/图)

3月13日,王辰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在当前的疫情阶段,危重病人救治、核酸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和科研攻关应该是他的三大重点工作,其中,“做好核酸与血清抗体流行病学调查,是眼下为今后实现科学防控必须完成的极为紧迫的关键任务”。

相较这部分“疑似”医护,其他医护人员理赔较为顺利。截至3月22日,志愿者协助的230余位医护人员,七成以上已成功向保险机构报案或正准备报案材料,有不少医护人员提交的材料通过了机构审核,理赔金已陆续打入他们的账户。

(为保护采访对象,文中沈孟为化名。南方周末记者李慕琰、马肃平、李在磊对本文亦有帮助)
健言往期精选链接:“汉坦病毒”出现致死病例,这种病毒可怕吗?
援助意大利:给人、给物、给经验中央指导组抗“疫”55天:“小半个国务院”入鄂10万人常居意大利,“华侨之乡”浙江青田县的抗疫难题
第三方核酸检测 :被忽视的 “逆行者 ”
四人殉职,四人濒危——武汉中心医院“至暗时刻”
解惑“复阳”  没测准?复发了?还是别担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